提及“90”后,活力、时尚,足以使年轻的“00”后小弟小妹们崇拜得五体投地。大概是在他们眼中,90后就像新生艳阳,即将灿烂地步入社会,接替昨日余晖。
然而他们只道羡慕,何知其中有苦涩?一面是00后清澈期盼的目光,另一面则是席卷而来的鄙弃、轻视。
人们对90后的关键印象是什么?“百度”“搜狗”毫不留情地告诉你:“独生孤僻,自私自利,贪玩成性,问题少年……”几乎用上孩子的所有贬义词直到词穷,甚至加上了世俗的味道。只可笑的是长篇大论的批评末尾,还有某个角落里勉勉强强顺带地塞一句:“90后的社会价值渐渐得到一些人认可。”以佐证评价的公平客观。公平客观否?听我说,此处“人们”何也?并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,而是一群议完80后又张口闭口90后,整天忧国忧民,一说起自己那个年代如何如何就滔滔不绝的人。我反复打量这些处在太平盛世的人,再研究研究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和伶仃洋上的文天祥,竟一时不知该将它们类比还是对比。
这老前辈们最爱说90后不正儿八经,恐中国大势已去。什么不正经?玩电脑游戏不正经,追星不正经,听摇滚不正经,追求潮流不正经……但是——你们当年上树掏鸟窝不正经?你们当年想穿“的确良”或追捧郭兰英或喜欢喇叭裤是不正经?今非昔比,我不相信中国大众文化只永远停滞在会上树,穿的确良上。为何要90后的特点就不能成气候,不能成主流?为何抹杀新时代的特点?
也许又有人不怀好意地提醒,90后的19人犯罪集团怎么回事?
“90”后的偷窃案又怎么个说法?那毕竟是不具有代表性的少数。再说,每代人都曾犯错,难不成上下五千年的大小犯罪案都是由“90”后造成?
少数人的失误并不阻碍90后的发展。看运动场上,有体育健儿龙清泉的矫健英姿。看文坛入口留有林卓宇、张牧笛的脚印……这只是90后前途徐徐拉开的序幕,而后继的力量还无法估计。此时一票否决,岂不是中国人亲手将新生婴儿扼死在摇篮里?
真正的90后是这样一代,是有希望的一代。
我们爱生活。爱每天清晨的读书声,爱课堂上的时闹时静,爱每天变换的风景。爱非主流带来的惆怅,爱江南style的动感,也爱烂熟于心的“四大名著”。偶尔传来春游的消息,更是欢呼雀跃。没有人比我们更懂得珍惜如今的韶华。
我们爱师长,爱同学,我们乐观向上。我们喜欢去亲近老师,喜欢与同学聊天南地北。有时也因为过多的作业,嗔怪一下老师,又因为吃了小亏,心里小骂一下同窗。但我们不会因此去恨,去记仇,小肚鸡肠,玩笑两句后也不再放在心上。
诚然,我们90后从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战争,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没有爱国情怀。我们所习惯的不是溢于言表,虽整天嘻嘻哈哈的哈日哈韩,钓鱼岛事件一出,校园里义愤填膺,疾呼呐喊的,不就是90后的学子们吗?
90后不习惯啰嗦,不想与谁争锋。千千万万的90后希望的只是一个公正的评价与公平的未来。
谁敢断言,素质教育的90后不能扭转前人留下的冷漠社会?谁敢断言,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90后不是中国当今最与时俱进的一代?90后不是跨下的一代,我们只是初露锋芒。我们还生机勃勃,蓄势待发,我们坚信能够负担起重任,能成为“00”后的榜样!